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个开放式“AI+无人船”示范基地,或将落地深圳前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全球首个开放式“AI+无人船”示范基地、国内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今年有望在深圳前海落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获悉,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前海管理局近日印发实施《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列明了上述“首个”项目,还提出将深入实施“FT账户试点”“深港征信通”“深港私募通”等金融方面政策,探索落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深入落实前海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港人港税政策等。

《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力争推动香港居民在前海就业生活更加便利,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强化,市场一体化进程显著推进,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更加完善,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更为紧密,一批标志性、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加速落地。

据了解,《行动方案》围绕“便利香港居民生活就业,推进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促进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加强与香港产业协同联动,推进深港市场一体化建设”三方面提出了23项重点任务、共90条具体措施。

在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方面,《行动方案》从大力支持香港青年创业、就业、交流实习,提供就学、就医、住房保障,营造衔接香港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8项任务、28项具体举措。

备受关注的一项是,前海将建设国内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据深圳市口岸办此前消息,深圳力争将蛇口邮轮母港打造成为“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今年将加快推进蛇口港口岸扩大开放增加跨境直升机功能验收工作,积极谋划便利深港跨境低空飞行举措,开展跨境无人机口岸规划研究。

在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方面,《行动方案》从推动深港金融、数据、跨境贸易、法律及建设领域规则衔接、标准对接等方面提出8项任务、28项具体举措。创新举措包括:探索落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深圳)挂牌运行;研究编制与香港互认互通的绿建环评标准;联合香港共同成立前海深港合作基金等。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冼汉迪尤为关注前海的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工作。他提到,上海临港去年5月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及清单配套操作指南,首批一般数据清单包含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3个领域,旨在通过“一般数据清单+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工作路径,结合跨境场景细化编制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一般数据清单,同步迭代拓展更多场景、更多领域,这一做法可为前海与香港的数据跨境流动提供参考。

在与香港产业协同联动方面,《行动方案》从深化深港金融业、会展业及商贸物流、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新型国际贸易、现代海洋产业、健全一站式港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7项任务、34项具体举措。创新举措包括:研究制定支持港资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政策;推动企业公馆功能重塑,打造前海港资(外资)功能性创新总部基地;与香港大学等机构探索共同打造全球首个开放式“AI+无人船”示范基地等。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4月,上海临港新片区滴水湖“AI+无人船”试验基地启用,是我国首个封闭水域内面向智能无人船实景测试的专业测试场,可承接中小型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水上水下传感器的常规测试服务。

深圳前海坐拥600平方公里海域、68公里海岸线、13个海岛、6个港口码头、5个一类口岸,发展海洋经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前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已吸引388家AI企业,其中不乏思谋科技、商汤科技等港资背景企业,涵盖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多个应用领域。

在此背景下,区别于上海临港,前海此番提出的“AI+无人船”示范基地强调“开放式”,并将与香港大学等机构共同打造,或将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