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王 淼 本报记者 赵 霜
《新西兰先驱报》14日报道称,中国计划在南极建立新的科考基地,距离新西兰的斯科特站不远,“将是中国在南极洲面向新西兰一侧的第二个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六个南极科考站”。
报道称,根据中国发送给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南极条约》缔约方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新基地的选址位于南极玛丽·伯德地的考克斯角,设施包括一座900平方米的主楼和一个500平方米的科研中心,可容纳25名研究人员及支持人员。
报告还表示,该基地将主要在夏季运行,并具备在严酷的南极冬季自主运作的能力。《新西兰先驱报》称,中国希望该基地能在2027年投入使用。
新西兰媒体承认,《南极条约》允许各国在南极建立科研设施,但宣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担忧这些设施可能具有军事和科研的双重用途”。《新西兰先驱报》援引美国国防部202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一些“双重用途”的技术既可用于科学研究,也可用于军事,而这类技术很可能成为中国南极战略的一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新西兰研究中心主任陈弘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是想将南极科考政治化,用实际并不存在的“政治动机”和“军事动机”来抹黑中方正当的活动。对于南极科考,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愿意和国际伙伴共同合作,推进对南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美国长期以来将南极看作战略基地,希望利用南极开展直接应用于军事意图的研究。
陈弘介绍说,实际上,中国在南极与《南极条约》许多缔约方都有合作,包括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智利等。新西兰是南极门户之一,中方与其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开展国际合作。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在访华与中国外长会谈时,表示期待与中方加强南极等领域交流合作。中新之间开展南极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陈弘表示,中方从未将在南极的科考活动与政治挂钩,这从专注科考的秦岭站就能够看出。
对于中国将建南极新基地的传闻,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的发言人表示,新西兰政府已收到中国发送的环境影响草案。《新西兰先驱报》称,发言人表示正在仔细评估草案,将考虑如何向《南极条约》各缔约国提供反馈意见。新媒提到,考克斯角毗邻新西兰宣称的南极领地,根据《南极条约》,新西兰政府有权对中国的提案提出反馈意见,但无权阻止其实施。
该发言人还称,中国的提案“旨在支持对南极洲西部的大气、冰川、冰架及海洋的国际研究,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影响”。他表示,“新西兰与中国在南极事务上保持沟通”,希望中国及所有《南极条约》缔约方严格遵守条约体系的规则和精神。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本月3日称,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向其表示,中国在南极的行动完全出于科学目的,“我们愿意分享技术、分享信息并进行联合合作”。
- 特朗普首次表态 希望延长美俄核武器条约 2025-07-26
- 在月亮上造砖头?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到底想干嘛? 2025-07-26
- 再添世界级名片!杭州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2025-07-25
- 【法润三晋 e法同行】散步学法两不误,西环游园让法律“触手可及” 2025-07-24
- 美国再次“退群”,中方表态 2025-07-23
- 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驱动产业闯“新”路 2025-07-23
- 目前我国涉及残疾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已达到180多部 2025-07-22
- 外媒:“人工智能的未来属于中国” 2025-07-1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