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是家家都会吃的常见主食
将吃不完的米饭
制作成炒饭
也是剩米饭的常见吃法
但如果剩米饭保存、食用方法不对
常见的炒米饭
也可能会变身“致命杀手”
案例:
广东江门,50岁的陈先生(化名),将冷藏了几天的米饭做成炒饭食用后,不久便出现了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被送至医院时,他已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脏器功能开始衰竭,经ICU医务人员抢救,陈先生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经检查,陈先生罹患的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种细菌多见于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或炒饭中,因此,由其引发的急性中毒症状也被称为“炒饭综合征”。
01
“炒饭综合征”分为两种类型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它产生的食物中毒,分为呕吐型、腹泻型。
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呕吐毒素,在淀粉类食物中容易产生,比如米饭、面条、土豆等,需要在126℃的高温下,加热90分钟才能去除毒素。所以,案例中的陈先生(化名)将剩米饭炒制后,其含有的呕吐毒素并不能被有效去除,从而产生了食物中毒。

呕吐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0.5~6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还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破坏肝脏细胞,甚至导致多脏器衰竭。

腹泻型: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腹泻型肠毒素,45℃加热30分钟,56℃加热5分钟,可以去除毒素。
腹泻型蜡样芽孢杆菌中毒,潜伏期为2~36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

02
四步远离“炒饭综合征”
食物应避免长时间放置:食物最好现做现吃,避免将食物长时间放置,特别是米制品和其他易滋生细菌的食物。
吃不完的食物要妥善保存:可以先将食物放入食品保鲜袋、保鲜盒,然后再放入冰箱内,低温冷藏、短期保存。
食用前彻底加热:在食用隔夜食物前,应彻底加热煮透,帮助杀死蜡样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厨具和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来源:CCTV生活圈
- 受潮食物变脆、自制健康小零食……只需一个空气炸锅!如何正确使用,注意这些细节→ 2025-04-28
- 减重期的“隐藏王者”食物,真心推荐! 2025-04-25
- 想要控制好痛风,这7类食物最好别碰 2025-04-19
- 青岛38岁男子成年后又长高20cm确诊罕见病,骨龄仅13到15岁 2025-04-15
- 广西强化学生餐营养配餐指导 2025-04-15
- 你的耳机戴对了吗?来看这篇选用指南 2025-04-12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8日) 2025-04-08
- 提示: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久存食物可能滋生细菌或霉菌 2025-04-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