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美
打折优惠后不到4000元的洗衣机,“国补”后竟然花4300多元才到手?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反映,使用“国补”资格消费的过程中,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国家实施消费补贴政策,能够减少消费者的购物支出,促使一些原本不舍得消费、可买可不买、可现在买也可以将来再买的潜在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激发大众的消费活力,拉动整体消费水平,提振消费市场信心。可以说,国家对汽车、家电、装修厨卫等消费品实施补贴,是提振消费市场非常有效的刺激手段,也是惠及民众的福利善政。
然而,一些商家对“国补”商品玩起了“先涨价后补贴”的套路,把“国补”当成促销噱头,消费者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惠,更多的真金白银反倒进了“中间商”的口袋。这让“国补”政策由“惠民红包”沦为“消费陷阱”,不仅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还消解了“国补”政策善意,损害了“国补”政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此,不少地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都发布了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商家借“国补”幌子构建消费陷阱。
让政策善意不被消解,有关各方还需多管齐下,合力共治,完善监管。比如,以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强化监管,确保全流程公平、透明、可回溯,防止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套补。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国补”政策常识,引导消费者仔细了解“国补”政策以及相关信息,提高消费者识别商家套路的能力和维权意识。总之,“国补”政策是国家释放消费潜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绝不能成为少数商家“薅羊毛”的工具。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 公职人员张某陷“桃色剧本杀”,泄露大量涉密敏感信息!国安部披露详情 2025-07-28
- 军服采购涉弊撤标 在野轰贪腐 2025-07-25
- 重庆瞭望|如何“演”燃这把火 2025-07-25
- 北京举办暑期国庆惠民观影活动 惠民总额超过1000万元 2025-07-24
- 岳阳张谷英少年在全国龙狮大赛斩获佳绩 2025-07-24
- 目前我国涉及残疾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已达到180多部 2025-07-22
- 国家知识产权局答荔枝新闻:强化政策引导 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7
-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2025-07-1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