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当政策环境更友好了,舞台空间更宽广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自能以“哪吒闹海”的气魄,踏平坎坷成大道,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大潮源源不断、澎湃向前。
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委员热议,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赋能”;广东、湖南等代表团向青年科技人才发出邀约。
从一个大国的施政方略,到“共商国是”中的建言,再到地方的诚挚邀请,青年科技人才一再被提及,足见他们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分量。
一组数字,见证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关键变量”中的关键力量。复兴号高铁设计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卫星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6岁;潍柴“三高”试验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最近在全球科技圈掀起“中国旋风”的梁文锋、王兴兴,一个40岁、一个35岁……今天的中国青年科技人才,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弄潮儿”,既重构全球科创格局,也让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充满澎湃动能。

当前,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科技创新正呈现迭代式前进,创新突破首先要时刻突破思维的条框、刷新认知的范式。青年科技人才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创新思维活跃,擅长捕捉前沿和新兴技术趋势,正处于创新和创造力高峰,推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有优势。可以说,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大力支持,就要多给“搭台子”。淄博在选拔“科技副总”中,打破“唯论文”“唯帽子”,才让一大批青年人才成为企业蝶变的“催化剂”;杭州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让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探索创新,才有了“六小龙”的惊艳出场。实践证明,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把更多资源向年轻人倾斜,青年科技人才才更敢闯、更敢试,干出“一飞冲天”的创新创造。

大胆使用,就要多给“压担子”。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今天的中国青年科技人才,胸怀报国志、身有“屠龙技”,有锐气、有能力,值得相信和“足够的致敬”。比如,正是信任、使用年轻人,山东港口才有了“智能空轨集疏运”“氢动力轨道吊”等十余项全球首创技术,在“智慧化”上实现“加速跑”。事实证明,用使命感召人才,用事业激励人才,广大青年人才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成就事业。
青年自有凌云志,直从平地起千寻。当政策环境更友好了,舞台空间更宽广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自能以“哪吒闹海”的气魄,踏平坎坷成大道,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大潮源源不断、澎湃向前。
(大众新闻记者 刘帅)
-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青春力量――乌鲁木齐市文博场馆“五四”接待游客万余人次 2025-05-05
- 对话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用青春在时代答卷上书写“我能” 2025-05-04
- 2025年“创青春”广东“百千万工程”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广州市赛收官 2025-05-03
- 日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 中国海警:必要管控 警告驱离 2025-05-03
- 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启动 2025-05-02
- 立足大湾区,为AI时代育人 2025-05-02
- 中国作为主宾国亮相古巴国际旅游博览会 2025-05-02
- 为世运会预热 “五一”体舞大赛成都开赛 2025-05-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