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承诺,他23年如一日,默默驻扎大峰山中,守护着13000亩山林。在条件艰苦、位置偏僻的护林一线,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用“情”全力守护着国家森林资源安全,所管辖的林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窃林木案和火灾事故。
济南市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护林员张传林被称为大峰山林场的“守护神”。

上山承父业,驻守山顶瞭望台
张传林的父亲生前也是大峰山林场的护林员。早年父母住在山上,张传林就带着妹妹住在山下,要想与父母见面得时常上山。上山的路满载着他成长的记忆,山上的草木于他犹如自己的伙伴般亲密。自小,他就与绿色结下不解之缘。
1995年,张传林在大峰山北的护林点干临时工,开始了护林生涯。父亲告诉他:护林员很苦,干就得干好。张传林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2002年,父亲查出肝癌,不久便去世了。张传林带着对这片山的感情和对父辈的承诺,上山承父业,正式成为大峰山林场的新一代“守护神”。
在大峰山林场最高的山顶上,一座50平方米的屋子,一张铺着几层被子的床,一台电视机,一个煤炉子……这就是张传林的办公室兼宿舍,也是他在山中的家。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张传林从山外几公里远的家里带上来的,一到冬季护林防火期,因要随时关注着林场的火情,张传林每天都驻守在山顶的瞭望台,不敢随意离开,下山带补给就只能趁着下雪下雨天。顾不上天冷路滑,到家拿点面条、蔬菜、干粮这些方便储存的食品,就匆匆返回。
2007年之前,山上没有自来水,吃水需要去山腰的峰云观挑,一次来回3公里,耗时一个半小时,张传林每天要挑2趟。山顶寒冷,取暖烧的煤也是从山脚下的林场办公室挑上山的,每趟挑60个煤球,挑一次可以烧3天。在守护林场的日子里,这些工作与困难陪伴着张传林度过一年又一年。

巡山23年,走了22万公里
手里拿着望远镜,腰间别着对讲机,携带一个观测记录本,随时观测、随时记录,这就是张传林每天的工作。观测火情要有绝对的眼力和门道。多年来,对防火、巡山、护林,张传林总结出了巡山“白天看烟,晚上看光”的经验,一旦发现火光或烟,就及时预警。平时每天至少巡山2次,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巡逻都要花费2个小时。每到假期,来游玩的游客就比较多,提醒游客注意防火就成了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张传林说,越是节假日越要看好林子。别人休闲他紧张,游客越多他越忙。
有人给张传林简单地算了算,他每天都要走30多公里路。从2002年到现在,张传林走了22万公里,差不多可以绕地球5圈,磨坏了多少双鞋子,他已经记不清了。驻守在深山当中,最难忍耐的就是寂寞。直到2012年11月份,大峰山山顶安装上卫星接收器,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进了护林小屋,张传林的护林生活才有了山外的色彩和声音。
每年春节都在山顶度过,对家人最愧疚
在张传林心里,最为亏欠的就是家人。他说,既然选择了护林这项工作,就要看护好这片山林。为了信守承诺,对家人的愧疚,他只能埋藏在心底。
2005年5月4日,正值“五一”劳动节假期,当时只有七岁的儿子也来山上陪伴他。晚上下起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屋子里的电线全部烧毁,雨水也打进来了,整个屋里“咔咔”地响。为了孩子的安全,他背起孩子冲出屋子往山下跑,衣服都没来得及给孩子穿,紧一步慢一步地把孩子送回家,大人和孩子都淋成了“落汤鸡”,把妻子吓得不轻。直到现在,只要是下雨阴天他在外面(不在家),妻子就提心吊胆。张传林的妻子徐丽菊心脏不好,2011年的一天,她突然休克,看病输液,张传林都守着林场不在她身边,全靠本村的姐姐帮忙照料。张传林噙着泪水满脸愧疚地对妻子说:“既然把这片山林交给我,咱就得看好它啊!”
由于工作需要,张传林家的春节都是在林场山顶上度过的。每年的除夕,当山下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张传林依旧在山上巡逻……他总是说:“干护林工作苦是苦了一些,但我从小对这片山林有感情,能尽到一份责任,也算为国家作了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再苦也值得。”
记者:王铮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 盲人钢琴师张旦旦,让人“听见光明的形状” 2025-05-08
- 护林员张传林:用脚步丈量绿色长城,23年走过的巡山路可绕地球5圈 2025-05-08
- 石狮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开展重点片区工作调研 2025-05-07
- 瞭望 | 种出会生“金”的绿——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观察 2025-05-06
- 苏和、于吉顺带队走访对接自治区有关厅局 2025-05-01
- 东丽区政府召开第77次常务会议 2025-04-30
- 罗山县子路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绘就文明乡风新画卷 2025-04-29
- 无锡高新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 2025-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