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习内容“年轻化”激发老年教育活力
你以为老年大学只有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那你就out了!智能手机旅行应用、无人机航拍、DeepSeek公益讲座……面向老年人的课程,如今很“年轻”。
每个人都会老去,银龄生活需要多姿多彩的“打开方式”。在“老有所养”得到保障的背景下,不少老人面临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现实问题。那些有大把空闲时间、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缺乏数字素养的老年人,很容易“困”在手机里。“跨进校门就年轻”的老年大学,通过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的老年教育,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显然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应有之义。
当今中国跨越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一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难以像年轻人那样熟络、灵活地拥抱数字化生活。老年大学通过开设数字化生活相关课程,让老年人学会解锁“智能生活”,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对于老年人而言,智能手机旅行应用、无人机航拍、DeepSeek并非遥不可及,完全可以掌握相关技能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学习没有止境,老年教育大有可为。老年大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充电”的场所,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社会融入的舞台。在老年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他们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有更直接更强烈也更高层次的渴望与需要。不少城市都在上演的老年大学“一位难求”,说到底就是老年人井喷式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缩影。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老年人的必需品。不少老年大学以“跨进校门就年轻”的理念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龄社会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如此,全社会都应给予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以更多的重视与关注,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更有品质,让更多老年人愉悦地拥抱数字时代。
老有所为不仅是社会的期待,也是老年人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进一步畅通老有所为渠道,帮助老年人更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要依托老年教育网络,让更多老年学员学以致用、老有所为,让整个社会更有活力。
(作者:杨朝清,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永生木棉花 等你来打卡! 2025-05-02
- 瑞众保险临沂中支党支部开展“追思先烈祭英魂 传承精神践初心”主题活动 2025-04-30
- 中信银行携手华龄出版社启动银龄“领读者”专项行动 2025-04-23
- 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5次集体学习会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会召开 2025-04-23
- 复活节停火结束后俄军继续开展行动 泽连斯基称将对等回应 2025-04-21
- “未来之城”再进阶:雄安空天信息产业全链条生态成型 2025-04-18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文化展开展,学生现场体验“手撕钢” 2025-04-18
-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五进”活动 2025-04-1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