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之一,边贡故宅与别业考
边贡作为明代前七子的中坚,作为济南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其故宅与别业之所在,却历来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考证。为此,本文依据边贡《华泉诗集八卷》(明嘉靖十七年苏祐刻本)、《边华泉集八卷边华泉集稿六卷》(清康熙刻本),以及明李廷相《皇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边公神道碑铭》、明史、济南府县志等边贡传记,与夫边贡诗文集之序跋等文献资料,旨在对此加以专题探讨。
其一,故宅:姚村
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祖籍江苏淮阴。元末,其六世祖边朝用因避战乱,迁居于历城华不注山之阳。

边贡像
边贡故宅在姚村(今历下区姚家街道姚家村)。
边贡有《过姚村旧业,村有先君子遗陇》诗可以为证:
里巷纷仍在,邻翁半不存。
午鸡喧井落,寒犬卧衡门。
侧宇天光入,巍阡雾色昏。
百年桑梓地,回首一伤魂。

书影:《过姚村旧业村有先君子遗陇》
写来情深意长,感情至深。尤“百年桑梓地,回首一伤魂”句,可知边氏在历城时日已久。据明李廷相《边公神道碑铭》,边氏来到历城,一连三代均冒用王姓,直至明初,始恢复边姓。不知其中隐秘与痛苦原委。另,边贡还有《雨宿姚村二首》《中元登先墓》《九月八日奉谒先垅述感》等诗可资为证。
其二,西园别馆?
边贡与华不注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自号华泉、华泉子。米寿顺先生曾经指出:“边贡曾在山(华不注)与泉(华泉)之间筑起西园别馆读书居住。”(《华泉诗人边贡》,《济南名士评传》,齐鲁书社2002年版),依据是边贡的《西园八景》:
朝着长白山,暮看长白山。
山色有朝暮,吾心常自闲。
清川映白石,游鱼止复行。
共有临渊羡,能无结网情。
月落古堤上,人行春陌头。
航烟如有意,长伴緑杨楼。
初日照园桃,盈盈散霞绮。
主人窗中坐,颜色宛相似。
共道农家事,辛勤在一春。
静观田野际,多少辍耕人?
近浦寒烟上,平沙落雁遥。
行人欲归去,舟子故招招。
寒泉冽古井,上有双梧桐。
借问往来者,谁知疏鉴功?
城外望城中,朝来气逾爽。
吾心浩然者,入夜还能长。
边贡在华不注山下,确曾建有别业(是否西园别馆待考),而且建成后,他曾激动万分地写下《卜山居成有作》(一本作“居城”)诗:
久定华山约,今来始卜居。
梦游曾屡到,心赏复何如?
圃巷环高柳,渊泉抱古墟。
从兹簪与紱,当有绝交书。

书影:《卜山居成有作》
在这首诗中,诗人说,他早就与华不注定下约定,将来一定到山脚下居住,今天终于实现这个积久的心愿,这可是连做梦都多次梦到的地方啊!他写这里的景色是“圃巷环高柳,渊泉抱古墟”,读者自可想象到此地当时的美景。
边贡还有《谷子访予别业》:
谷生怜我独,相访到山家。
碧水孤村抱,垂阳一径斜。
野人供白酒,稚子饭胡麻。
坐爱残阳里,庭槐吐细花。

书影:《谷子访予别业》
谷子,济南名士谷继宗是也。“相访到山家”,谓边贡别业乃是山庄,距离华不注不远。有碧水绕村,庭院槐花吐香。
其三,北川别业
边贡《再过北川别业》:
负郭稻千顷,青青遥入云。
兒孫不解守,宾客自争分。
剡曲舟慵泛,山阳笛忍闻。
伤心碧堤柳,犹映白鸥群。

书影:《再过北川别业》
由诗中的描述来看,边贡有别业在北川,应在华不注之阳之水乡,遍种水稻。许是边氏祖传之别业(“兒孫不解守”)。
还有,似乎一提到华不注,边贡就激动得难以自抑。如他在《分题得鹊山湖送维正李宪副之山东》一诗中写道:
堰北山灵鸟相聚,对面潺湲华不注。
山前绿稼隐茅茨,旧是齐侬钓游处。
诗人自述:华不注山前的绿树禾稼之处,那就是我过去钓鱼游乐的地方啊!还有比这更亲切感人的诉说吗?边贡深以他家居华不注而自豪,以为这是当年李白、李邕等名家赏游并加以浪漫礼赞的名胜之地,他豪迈地吟唱道:“横桡越水浒,飞踏青芙蓉。华阳洞口跨白鹿,醉吹玉笛呼眠龙。长插野老逐李邕,锦袍仙人随赤松。”另外,边贡与华山的百姓、居民也结下深厚情感。如其诗《寄华山人》《题梅赠华山人》等。

今华不注照 王琴摄影
其四,万卷楼
边贡在城内有书楼曰:万卷楼。而这楼的所在之处,却又众说纷纭。说法有三。
第一种,据明崇祯《历城县志》卷十一《古迹·宅苑》“边贡宅,德府前,内有万卷楼。”
第二种,清嘉庆十年李肇庆刻本《边华泉先生全集》《华泉先生传》则称:嘉靖十年,(边贡)致仕归,“筑万卷楼于湖上,蓄书籍、金石、古文甚富。”道光《济南府志·人物志》“边贡传”采用了这一说法。
第三种,李攀龙百花洲中之湖上白雪楼,其前身或即边贡万卷楼。
原来是,李攀龙去世之后,其湖上白雪楼有邢侗后人卖于王象春,于是,王象春之兄王象艮也就成了白雪楼的常客或曰半个主人,长期在楼上居住,写有多首白雪楼诗作,其《己未仲冬同邢会泉住历下白雪楼》(二首),其二的诗后注中,是这样一段文字:“白雪楼建自华泉,有亲识:‘正德六年八月初十日上梁’,字迹宛然。”(详见侯林、侯环《李攀龙白雪楼的两个“想不到”》)
识者,标志也,记载也,而且是边贡的亲识。

今百花洲照 王琴摄影
这样,万卷楼所在之处,便有了三种不同的说法。
笔者认为,眼下,拿不准,还是不作结论的好。以待将来有了更新的发现,能够彻底解开这一谜团。
其五,张马泊的边贡庄,疑即东村
明崇祯《历城县志》卷十一《古迹·宅苑》:“边贡庄,张马泊。”这里的“庄”,不同于如今的农户集中地,而是私家的别墅、田舍之意。
张马泊在今历城区王舍人镇,白泉泉群处。过去,花泉等白泉泉群诸泉的水势很大。泉水与双龙桥西面的耿家泉、柳冈泉等相汇在附近汇成一湖,因附近有姓张、姓马的两个村庄,故名张马泊。
笔者认为,张马泊在华不注东,在最东,它很有可能是边贡笔下的东村。
边贡有《东村冬日同刘、王诸子步归》:
泱漭空原返照开,杖藜村径暮徘徊。
霜苗迸土纤纤出,风叶辞林宛宛回。
抚病可须重载酒,住家何必更登台。
青鞋布袜沧波岸,白石歌残意转哀。
刘,刘天民(字希尹,号函山)是也;王,王诏(字孟宣,号白泉)是也。而王诏,正是住在白泉且以“白泉”为号的“白泉王子”。二位济南名士均为边贡弟子。诗作描绘了东村冬日的景致,抒发了诗人闲适中兼有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态。
怪不得边贡对于白泉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原来他的田庄就在白泉之侧的张马泊呀。
边贡有《题白泉王子壁》《白泉王子居山相近》等诗作,我们且看其《题白泉王子壁》:
吟兴复不浅,村中无酒家。
圃云深映竹,墟日半笼花。
石栅啼黄鸟,溪泉拥白沙。
昼眠兼夕眺(眺,一本作“坐”),非为惜年华。

书影:《题白泉王子壁》
白泉王子,即王白泉王诏是也;王子,乃尊称也。题白泉王子壁,即(边贡)题写在王诏家的墙壁上的诗,这是古人的习惯与风雅。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描绘白泉的佳句:“石栅啼黄鸟,溪泉拥白沙”,白泉有石栅栏环绕护卫,说明了明代时济南人对于白泉的保护便十分出色;有黄鸟(即黄莺、黄鹂)啼鸣,则透现出白泉一带生态的多样与淳美;而“溪泉拥白沙”,更以点睛之笔,描绘出白泉的独特景致,能向外吐露美丽白沙的泉水,也只能是白泉了。诗人此处下一“拥”(而非“涌”)字,充分展示了“白沙”的尊贵地位。这是大家的眼力与手笔。(详见侯环《了不起的白泉,文化底气震惊后人》)

白泉喷涌美丽白沙

- 济南“五三惨案”97周年纪念日 泉城广场国防教育现场“声”入人心 2025-05-03
- 山东济南服务区“神器”助力,移动充电舱为新能源车保驾护航 2025-05-03
- 果然视频 | 种草济南,记者带你打卡五一假期超嗨旅游路线 2025-05-01
-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假期不休,“高空云泉”设计造型初显 2025-05-01
- 济南教师谱写济南舰舰歌《守护深蓝海疆》 2025-04-30
- 脚下有“诗”!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开启汉字新“视”界 2025-04-26
- 济南老城精心装饰美颜,备战五一旅游黄金周 2025-04-24
- 济南一男子胳膊被卡输送机内,消防员紧急救援 2025-04-2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