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法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科学美国人》月刊上撰文说,其研究表明,人们在情绪激动或经历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哎哟”可能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且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理解的。
人类非常擅长声音表达,除了说话以外,傻笑、呻吟、抽泣或尖叫等声音被科学界称为非语言发声。此外,还有一些感叹词可以表达情感,比如独立单词“哎哟”或“哇”,它们在语法上不与其他单词组合在一起。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手指被门撞到了,通常情况下,这种突如其来的疼痛会引起一种声音反应。也许你会惊呼“哎哟”,或者大声喊叫、呻吟。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里昂第二大学的研究人员从非洲、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拉丁美洲131种语言的词典中收集了600多个表达痛苦、厌恶和快乐的感叹词,并使用大型语言数据库从这些语言中收集了数千个单词,然后统计比较情感感叹词中不同元音的比例与每种语言一般词汇中不同元音的比例。
研究人员还要求说英语、日语、汉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的人发出不使用单词表达痛苦、快乐和厌恶的声音,并利用声学分析,通过测量声带或每次发声中用于产生语音的气道部分的共鸣,在375个录音发声中确定了元音特征。
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疼痛感叹词中“啊”类单元音和“哎哟”等双元音的比例要比研究人员预期的高得多。每种情绪都有特定的元音特征:痛苦的哭声有更多像“啊”一样的开放元音,喜悦的表达有更多类似“咿”一样的元音,厌恶的表达有更多像“嗯”等弱读音一样的中心元音。
研究人员指出,大多数人可能会通过特定的声音来交流特定的情感体验,但疼痛在不同文化中会导致发出相同的元音,这表明疼痛感叹词可能起源于非语言发声。这些发现也支持了一种观点,即有些单词可能不是完全随意或随机产生的,它们可能具有反映其意义或交际功能的声学形式。
- 云南野生动物园一只灰鹦鹉爆粗口三年未改?园方回应:已形成固定语言 2025-04-23
- 202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 2025-04-11
- 说话时出现这些迹象 可能是得阿尔茨海默病的“信号” 2025-04-06
- DeepMind核心论文禁发6个月,Transformer级研究锁死,CEO:不满意就走人 2025-04-02
- 首次用于地震国际救援!DeepSeek7小时攻克缅甸救灾语言关 2025-04-02
- 让思维“说话”!科学家开发脑机接口,为失语群体带来新希望 2025-04-02
- 三部门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 教育部:已布局新型国家语料库建设 2025-04-01
- 教育部:到2027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 2025-03-3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