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沁县共有9条大河流,中小型水库17座,淤地坝1座,山洪灾害防治村117个,是全市防汛任务较重的县区之一。在防洪工作中,沁县围绕“防、抢、救”三个关键环节,构建起全链条防汛体系。
筑牢“预防线”,前置风险防控
县委、县政府入汛前,就把防汛工作摆在了“头等位置”,多次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防汛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水利部门,深入水库、河道、山洪防治村指导防汛工作。县防汛指挥部牵头,对全县境内的河道、水库、淤地坝、地质灾害点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尤其对老旧水利工程进行加固维修,确保汛期安全。整合气象、水文、地质等数据,建立“县-乡-村-组”四级预警网络,通过大喇叭、微信群、铜锣等方式,确保预警信息“村村响、户户知”,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储备救生衣、冲锋舟、抽水泵等防汛物资,组建由党员干部、基干民兵、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定期开展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严守“抢险关”,科学高效应对
沁县根据汛情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县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水利、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作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抢险格局。对河道行洪区、低洼村庄、城市易涝点等重点区域,组建防汛应急专家队伍1支9人,储备水库抢险物资4类20项。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处置。如遇洪水超警戒水位,及时组织人员转移、河堤加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优先保障医院、学校、供水供电等关键场所正常运转,组织力量抢通受阻道路、修复受损设施,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到位。各水库均已储备砂石料、木桩、彩条布、编织袋;救生衣、雨衣、雨鞋、雨伞、手电、救生绳;铁锹、铁锤、铁镐、平车、抛绳器;发动机、电瓶、应急电源、救援艇、船只。并且分别于5月30日、7月5日在水利局、圪芦河水库对水库防汛责任人进行了责任培训、预案培训和“防汛抢险桌面演练”。
做好宣传引导,提升防汛参与度
防汛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沁县借助“世界水日”和“安全咨询日”等宣传活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全面推行“河长制”宣传的基础上,印制宣传册、宣传页等分发到各乡镇、村、机关和学校,在沿河村庄醒目位置粉刷标语18条,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道管理保护,引导群众自治自管;同时在河道沿岸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制公示牌22块,公示各级河长名单、管理保护职责及监督电话,借助社会力量对沁县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从“防”到“抢”,沁县始终把群众安全放在首位,用细致准备、快速行动、暖心服务,筑牢防汛的“铜墙铁壁”,让“安全”二字成为百姓心中最踏实的底气。(魏堃、李晓)
编辑:贾霄星
- 沁县围绕“防抢救”构建全链条防汛体系 2025-07-12
- 预警连发,昭通5县(市)有暴雨,请注意! 2025-07-11
- 邵阳市政府专题研究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2025-07-10
- 全龄覆盖精准把脉健康,长沙完成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 2025-07-06
- 广东启动水利防台风、防风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 2025-07-05
- 数据铸剑守平安——追记武汉公安科技尖兵万松 2025-07-05
- 气象信息 | 非必要不出门!这份强降雨天气温馨提示请转发! 2025-07-04
- “榕”我守护,“江”爱传递——镇远大地乡救援队伍奔赴榕江县抗洪抢险 2025-07-0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