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2024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及2025年趋势展望》,去年新茶饮行业耗茶量约30万吨。在昨天开幕的第三十二届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上,《咖啡茶饮的100种可能》主题论坛举办,多家茶咖企业“掌门人”畅所欲言。


论坛上,北京中轴线基金会品牌总监、运河制茶创始人刘冰以“北京中轴线”和“中国大运河”为主体,介绍了以文创为媒介的“中轴有礼”、以空间为媒介的“中轴礼屋”、以茶饮和青创为媒介的“中轴雨燕”,讲述了中轴线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她看来,在消费文化、社交需求、心理依赖、现代生活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新茶饮成为当下年轻人高频消费的产品。但消费市场扩大的背后,是竞争剧增。面对压力,作为一家新兴茶饮企业,运河制茶主要以文化遗产赋能茶饮品牌“破题”——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去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运河制茶品牌应运而生。品牌首店在北京什刹海的郭守敬纪念馆内,河北省第一家旗舰店位于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而这两个点位都在运河沿线上,与大运河文化有着强关联。
“通过具有社交属性、打卡属性的新茶饮,更容易向年轻人输出内容,以文商旅融合发展提振消费的同时,打破文化传播的壁垒。”刘冰说,结合不同的大运河沿线城市,以及点位本身的空间属性,在运河制茶的包装上会形成区域化设定。如,郭守敬纪念馆店毗邻什刹海,是赏荷点位,因此该店的茶饮包装就做了荷花主题款;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店则以沧州地标性建筑为灵感,进行定制化包装设计。同时,围绕地域特产,运河制茶推出了差异化产品线及时令产品,如“泊头晚秋·中式梨汤”“中式养生·竹蔗茅根水”等。“未来运河制茶会将更多文物、文博、文旅融入产品体系,让更多中国孩子爱上中国茶,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

刘冰介绍,“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将于4月30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免费对公众开放,这是展览首次在北京以外地区举办大型巡展。该巡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原标题:《去年新茶饮行业耗茶量约30万吨,新品牌如何突围?》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单颖文
- 今天15时,北京密云水库向下游泄流(新京报) 2025-07-27
- 在月亮上造砖头?中国这个“基建狂魔”到底想干嘛? 2025-07-26
- 再添世界级名片!杭州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2025-07-25
- 河北围场:尽享21度的夏日“奇冀” 2025-07-25
- 北京举办暑期国庆惠民观影活动 惠民总额超过1000万元 2025-07-24
- 岳阳张谷英少年在全国龙狮大赛斩获佳绩 2025-07-24
- 【法润三晋 e法同行】散步学法两不误,西环游园让法律“触手可及” 2025-07-24
- 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驱动产业闯“新”路 2025-07-2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