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徐婧)进入春季,北京迎来花粉传播高峰期。近期,北京花粉飘散较为集中,给不少民众带来困扰。这些花粉从何处来?北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沙海江在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解答上述内容。
沙海江介绍,花粉是植物为了繁衍生息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其中,常见的桃花、海棠和家里的玫瑰、百合等芬芳鲜艳的花朵也会产生花粉,但它们的虫媒花粉颗粒相对较大,不容易飘散。而柏树等树木的花不香、也不漂亮,不会吸引蝴蝶、蜜蜂来传粉,主要通过风来传播,更容易引起过敏。
“但柏树作为常绿植物,对丰富北京冬季的城市景观特别重要,柏类植物不仅皮实、长寿,适应北京气候,而且树形挺拔,具有很强的生态价值。”沙海江解释说,去年北京冬季较为干燥,今年春季气温又迅速回升,加之风力作用,使得花粉飘散从3月初开始比较集中。
对此,北京采取了“控增量、降浓度”等多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花粉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困扰。
一是从源头控增量,北京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删除了刺柏属植物,在今后的绿化工程中将严格控制相关树种的使用。
二是在日常降浓度,在花粉高峰期,城区公园及主要林区绿地将于每日上午的9点到11点,以及下午的1点到3点和4点到6点等飘散高发时段,用高压水枪对柏树进行洒水喷淋,对柏树周边硬化路面洒水湿化、冲洗清扫,及时清走地面的花粉。此外,结合日常绿化养护工作,修剪柏树等树种的花枝,进一步减少花粉飘散,并结合枯死树清理对重点地区易致敏的树种及时替换。
三是多方联动做预报,园林绿化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同仁医院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多项研究,包括花粉致敏风险评估、机理、快速诊断等,及时发布花粉监测预报,方便市民提前应对;组织园科院、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开展特定区域过敏原植物群落调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醒市民,目前,北京市气象局通过花粉监测预报公众号和花粉健康宝小程序每日播报花粉监测预报,请花粉易过敏人群多关注,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前往相关区域。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眼罩等做好自我防护,必要时及时就医。(完)
- 东丽区政府召开第77次常务会议 2025-04-30
- 福佑卡车郭晓鹤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2025-04-30
- “冠军”优必选:商业化向前与盈利滞后 2025-04-29
- 京运通总负债101.6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62%,应收账款达40.29亿元 2025-04-28
- 5354.7万余元!国内判赔金额最高的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公开宣判 2025-04-26
- 北京“五一”推出多项生态文旅活动,邀市民享“花漾”时光 2025-04-24
- 人形机器人半马“大练兵”:天工2小时40分钟完赛夺冠 2025-04-21
- 第十八届京港北京茶博会4月18日开幕:春茶唱主角 非遗添风采 2025-04-1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