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严丽 喻丹 程婷婷 申冉
今年2月28日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主题为“不止罕见”,旨在呼吁全社会对罕见病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全球已知罕见病超过7000种,中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这类人群仍然面临着识别难、管理难、用药难三大挑战。如何让他们被看见、被理解、被照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表示,近年来,该院一直致力于开展疑难罕见疾病的诊治,织密罕见病诊疗网。

赋能基层:织密罕见病“早期识别网”
我国罕见病患者约半数首诊于基层医疗机构,然而基层医生普遍缺乏罕见病识别经验,误诊漏诊率高。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罕见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因此,罕见病诊疗不仅需要高精尖技术,更需要医疗体系的 “毛细血管” 渗透到基层。
该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张卫茹、儿科主任彭镜告诉记者,借助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长期聚焦提升基层医生对罕见病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治能力,举办相关培训,系统传授罕见病症状识别要点、辅助检查判读技巧及多学科协作机制,助力基层医生从常见症状中捕捉罕见病线索,着力提高罕见病识别能力。探索构建“专科+全科结合、有序双向转诊”的罕见病防治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罕见病患者在基层也能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高效诊疗:织密罕见病“多学科协作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多学科诊疗(MDT)为核心引擎,构建了“专科精准狙击、全科全面筛查”的罕见病高效诊疗新路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钱招昕介绍,在这一模式下,专科医生凭借专业优势,对已明确的罕见病进行深入精准的治疗;全科医生则从整体出发,对患者进行全面筛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罕见病线索。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既提升了专科疾病的深度治疗能力,又降低了未分化罕见病的漏诊风险,为更多 “医学谜题” 提供破解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部主任黄长盛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诊疗路径,湘雅医院成立了罕见病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以及管理办公室,组建了湘雅医院罕见病专家委员会和30多个罕见病 MDT 团队。目前公布的207个罕见病病种涉及17个以上专科,湘雅医院在神经、儿童、血液、风湿免疫、消化、普外、生殖、全科等专科领域的罕见病诊治特色鲜明。
此外,为了构建完善的罕见病诊疗体系,湘雅医院建成了完整的罕见病诊疗登记管理数据库,以及罕见病遗传资源库、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病因学功能研究平台、药物与器械临床试验基地等 4 个公共基础平台。

全省协作:构建罕见病诊疗“生态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表示,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省级牵头医院、湖南省罕见病联盟主席单位、湖南省医院协会罕见病专委会的挂靠单位,在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医院积极构建全省罕见病诊疗“生态圈”,大力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湖南浏阳邵女士家族三代长期受高血压困扰,均检查发现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转诊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龙飞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罕见病诊治经验,团队确诊他们为具有遗传性的VHL综合征(国家第二批罕见病),团队先后为邵女士本人、患者母亲及其15岁的儿子个性化手术治疗精准切除双侧嗜铬细胞瘤。团队还进一步进行遗传筛查,从23名亲属中发现9例基因携带者并纳入长期随访,为他们提供优生优育以及疾病防治指导。该家族性遗传性罕见病诊疗模式作为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示范案例推广,不仅印证了分级诊疗体系下基层患者获得顶尖救治的可行性,更凸显了遗传性罕见病早诊早治的临床价值。
为强化全省罕见病防治能力,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湘雅医院以专科和病种为核心,牵头组建了神经免疫病、儿科罕见病、血管炎、肥大细胞增多综合征等多个专业学组,搭建全省罕见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形成了集联合诊疗、培训推广、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罕见病综合管理体系。
- 盘龙区人民法院联盟法庭法检共发力,实质化纠纷 2025-05-05
- 山大二院外耳再造与整形外科参加省残联“走基层 送康复”行动走进菏泽 2025-04-30
- 这起医生出轨事件,最刺眼的并非桃色 2025-04-29
- 10岁男孩脊柱像一棵“长歪的小树”!这些信号家长一定要警惕 2025-04-26
- 培养社区“一专多能”护士,上海这10年是怎么做的|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2025-04-22
- 万米高空的紧急救援 西南医院这名医生又救人了 2025-04-21
- 好消息!石家庄公立医院全部停收这项费用 2025-04-21
-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领导带队深入肝胆外科开展调研 2025-04-1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尚品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1